2019年硫酸行業年度盤點
硫酸價格腰斬 企業銷售困難
據協會統計,2019年12月底,全國98酸均價150元/噸,同比下降56.5%,部分地區出現負價,企業需要貼錢出貨。嚴重的產能過剩是價格大跌的原因,一方面冶煉酸產能不斷增長,致使供應量不斷攀高;另一方面以磷肥為主的下游產品需求不佳,導致硫酸銷路難尋。雙重壓力之下,硫酸企業的利潤不斷被擠壓,運行艱難。隨著冶煉酸產能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再加上沙特等國不斷增加磷肥產能,打壓我國的磷肥出口,未來我國硫酸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形勢。
硫磺價格下滑 庫存不斷攀升
2019年,硫磺價格不斷走低,庫存不斷攀升。年底時國內鎮江、防城港口硫磺報價在600元/噸,同比下降50%;港口硫磺庫存達到270噸,同比上升92.9%。
磷肥市場疲軟,產量下降是導致硫磺價格持續下滑的原因。我國超過70%的硫磺直接用于磷肥生產,大型的磷肥企業幾乎全部配套硫磺制酸裝置。磷肥企業的開工率直接影響到硫磺市場的走勢。據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前11月,我國磷肥產量1523萬噸(折純量),同比降幅達到5.4%?;柿阍鲩L政策的出臺,以及磷肥出口市場的競爭加強,將導致未來我國磷肥產量長期下行,硫磺需求也將長期疲軟。
硫酸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趨勢
據統計局數據,2019年前11月我國累計出口硫酸195.4萬噸,同比上升71%。摩洛哥、智利、印度是我國主要的出口國,向這三個的出口量占到總出口量的81.6%。雙獅、銅陵有色、廣西金川、東南銅業等沿海的硫酸企業成為出口主力,此外豐茂、天旭等物流企業也在不斷積累國際貿易和物流經驗。
隨著我國硫酸產能的不斷增加,國內市場不斷承壓下行,國際硫酸市場成為了沿海硫酸企業的出路。未來的國際硫酸市場,中國出口將扮演更重的角色。
硫酸行業一系列標準即將出臺
2019年,硫酸行業制修訂了一系列標準,將影響行業發展。
2019年8月13日,《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無機化學工業》(HJ 1035—2019)正式頒布實施。該規范將統一固定污染源管理對象、范圍、內容、要求、監管以及信息平臺等幾個方面,實現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全過程管理和多污染物的協同控制,實現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信息化的“一證式”管理。
另,《硫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6132-2010)正在修訂,修訂后的標準將增加鉈的排放限值。鉈多與硫伴生,新標準將對硫鐵礦制酸企業產生較大影響。
此外,《硫鐵礦燒渣》(GBT 29502-2013)也將修訂,修訂后的標準將更加重視下游企業的需求,通過對燒渣質量的分級管控,實現提質增效。
硫酸霧問題持續困擾全行業
2019年,硫酸霧問題繼續困擾全行業。年末,江蘇安徽等地多家硫酸生產企業因硫酸霧超標排放被當地環保部門下達處罰通知。該問題的根源出在2016年3月開始實施的《固定污染源廢氣 硫酸霧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HJ544-2016),該方法采用氫氧化鈉作為吸收液吸收尾氣中的硫酸霧,在吸收硫酸霧的同時也吸收了尾氣中的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鈉,亞硫酸鈉再與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鈉。該部分硫酸鈉在測定時會被認為是硫酸霧,從而導致所測硫酸霧數值比真實值偏高。
針對該問題,協會已經多次向生態環境部反應情況,2019年底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已向生態環境部相關部門提交解決方案,待相關部門審批。
廢酸成環保關注重點 協會攜生態環境部固管中心共同攻關
廢酸問題一直是化工行業的難點,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生態環境部已提出將廢酸作為“十四五”期間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重點。
10月29日,由我協會和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共同組織的廢硫酸處理處置技術規范研究工作組成立,超過30家單位自發參與。廢酸處理處置技術規范研究課題的啟動對于廢酸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將為廢酸管理工作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工作組下一步工作將甄選先進、成熟的廢酸處理處置技術,列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廢酸處理處置技術規范。尤其是利用現有硫酸裝置協同處置廢硫酸,將為硫酸行業開啟新的經營優先域。
銅加工費大幅下降 中國銅冶煉商擬聯合減產
11月20日,江銅、銅陵、中銅與Freeport確定了2020年TC長單價格為62美元/噸,連續5年下降,為2012年以來的新低點。
12月26日,中國大型銅冶煉商在福建召開座談會,有消息稱,商談內容包括聯合減產計劃、產量以及時間。
中國銅冶煉企業的聯合減產是在冶煉產能過剩、企業面臨原料緊缺與利潤不足下的行業自發調節行為。一方面,從目前已確立的2020年度銅精礦長單TC基準價62美元/噸來看,該年度長協價不僅創五年比較低,同時還低于中國冶煉廠冶煉成本均值,將會造成部分冶煉廠出現虧損。另一方面,在銅精礦加工費過低的同時,硫酸作為銅冶煉廠的另一個利潤重要來源,在2019年價格持續下跌,令冶煉廠利潤雪上加霜。在以往冶煉廠加工費過低的時候,副產品硫酸還能帶來不錯的利潤,但當下銅冶煉廠面臨精礦加工費過低和副產品跌價的雙重壓力,行業企業迫不得已的減產或是抱團自救的好方法。
從根本上講,冶煉廠的聯合減產是由銅礦供應短缺不斷向精銅傳導的過程,而實現這一過程的途徑就是通過加工費完成的。據估算,2019年銅精礦供應預計為1730萬噸,較上一年下降8萬噸。然而,在供應縮減的情況下,冶煉產能依舊快速擴張,2019年新增精煉產能達到75萬噸,兩者的鮮明對比加劇了精礦短缺的水平。
南國銅業一期30萬噸銅120萬噸硫酸項目成功投產
4月15日,位于廣西崇左市扶綏縣的南國銅業一期30萬噸銅120萬噸硫酸項目順利投產。據悉,該項目規劃年產陰極銅100萬噸,分三期建設,目前,二期項目設計正在有序展開,三期項目前期工作也已啟動。
南國銅業一期項目的投產是近年來冶煉行業蓬勃發展的縮影,據協會統計,2018-2023年間我國計劃建設的冶煉酸產能總計達到2190萬噸,若全部順利投產,我國冶煉酸產能將超過6000萬噸,硫酸行業的產能過剩壓力將繼續增加。
甕福開磷正式合并 貴州磷化集團揭牌成立
6月26日,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貴州磷化集團”) 揭牌成立,“兩磷”(原開磷控股集團、甕福集團)成為貴州磷化集團旗下子公司。開磷和甕福是我國磷肥、硫酸行業的優先軍企業,總計擁有285萬噸磷肥產能(折純量),700余萬噸硫酸產能。
貴州磷化集團組建后,將深度整合“兩磷”在磷礦采礦選礦、高濃度磷復肥及新型肥料、濕法凈化磷酸、磷酸鹽、無水氟化氫、硅產業、磷石膏新型建材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產業配套優勢,進一步提升整體活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在磷資源品質及規模、產業技術水平、主產品規模與品質、產業鏈幅度及深度、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國內外市場話語權等多個方面,成為世界。
中化涪陵化工搬遷
10月31日,中化涪陵化工公司南岸浦廠區生產線按預定計劃停產。
中化涪陵化工公司是國內重點磷復肥生產企業,磷肥年總產量居國內前十位,擁有70萬噸一銨,34萬噸二銨,115萬噸硫酸產能。由于企業緊鄰長江且處于涪陵江南城區和新城區的連接帶上,為順應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求及涪陵城市發展的需要,實施環保技改搬遷。
據悉,該企業環保技改搬遷項目選址白濤園區,一期投資30億元建設20萬噸/年精細磷酸鹽及配套新型專用肥項目,計劃2021年12月底前建成并投產,建成后可形成20萬噸精細磷酸鹽及70萬噸新型專用肥生產能力。